(来源:法制日报)
转自:法制日报
简历光鲜,自称手握优质客户资源,入职时还“贴心”表示不需要缴纳社保……这样的“完美应聘者”,哪个公司不心动?
近期,北京警方破获一起特大“职业骗薪”案件,刑事拘留近40名犯罪嫌疑人,撕下了“职业骗薪人”的华丽外衣。民警提示,“职业骗薪人”一般会选择初创型或者小微企业,应聘销售等“不坐班”的岗位,以虚假工作日志、伪造业务进展等方式,拖延在职时间骗取底薪。
正所谓“君子爱财,取之有道”,然而这群游走于多家企业的“职场幽灵”,却凭借精心设计的骗局,利用劳动市场和招聘平台信息不对称的漏洞,让公司沦为“提款机”,严重侵害民营企业的利益,破坏行业营商环境。律师指出,“职业骗薪人”以非法占有用人单位财产权益为目的,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公私财物,属于诈骗犯罪,违反了民法典、劳动法、刑法等相关法律法规。法院在判决此类案件时,不仅仅依据涉案金额量刑,还会综合考量具体的犯案情节、主观意图和社会影响等。
“职业骗薪”行为也暴露了一些企业在人才招聘上的不足之处。一些企业在招聘时过于看重求职者的背景和履历,规避社保缴纳责任,给违法者留下了造假的空间。企业是经济发展的源头活水,人才是企业壮大的内驱动力。因此,企业在招聘中要提高招聘渠道合规意识,严格依法依规招聘,摒弃节省社保开支的“占便宜”心理。对每个劳动者、每家企业而言,依法办事都是一切发展的前提和基础,而不能变成一道“选择题”。
策划:杨新顺 宋胜男
文字:刘丹
瑞和网-瑞和网官网-配资网络炒股-正规配资炒股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